大美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零一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面,壬二、别明加行

这一大科是讲到,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也就是讲到整个《楞严王三昧》修行的位次。事实上圆教的菩萨,他的菩提道的过程主要的是依止两种根本,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

菩萨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是真为生死而了菩提心,我们先思惟我们自己,在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起出离的道心,进一步我们观察一切的有情也在轮回当中,而生起救拔的大悲心,由大悲心如理的作意而生起四弘誓愿,就形成所谓的菩提心。但是这个菩提心基本上要「空正见」的加以保护,才能够增长广大。「空正见」我们从本经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菩萨在运用空观的时候他是两个方向的:

(一)、内空,他向内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假中;空观照了我们心性不变之体,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假观是照了我们心性随缘的作用,它具足无量无边的德能。所以它菩提心云何应住?你一定依止不生灭心而住。你看六祖大师去参访五祖的时候,五祖说:你为什么来出家修学呢?他说:我不为别的,只为作佛。所以从圆教的思想,你出家的目地,你修行的目地,乃至于要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这个都是心外求法,这个只能说是权教菩萨的心。因为菩提心不能建立在一个外在的因缘,因为外在的事相因缘是变化。

比方说,阿难尊者看到佛陀的相好而出家。佛陀的相好是变化的,它会消失掉。所以我们的菩提心生起,为什么要修学佛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我要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我要成就佛道。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是假借这样的因缘,来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法法销归自性,是这样的思想。菩萨不见外在有一法可得,离心没有其它的法门,所以他整个称性起修就是菩提心依止一念心性而住。这是第一个思想--「内空」。

(二)、其次,菩提心向外去接触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他也是要修「外空」,观一切所缘境也是空假中三观。为什么呢?因为要破障。我们内心当中有三种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以空观破烦恼障,以假观破业障,以中观破报障。所以当我们讲空观的时候,我们讲「菩提心跟空正见」,其实这「空正见」是包括假观跟中观在里面,菩萨观一切法空,他是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菩提心第一个、依止内在的心性而住,第二、他开始依体起用的时候,用空假观三观破除障碍,而成就三德密藏。前面所说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他的整个菩萨道的操作都这个道理,「称性起修」。所有的修行,回过来还在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菩萨不见有一法可得,都是一种历事练心,如此而已!你要掌握这个思想,你去看前面修学位次就很清楚。这地方讲到四加行的修行位次。

壬二、别明加行

【图一】

总标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佛陀招呼阿难说:“是善男子”,这地方指的是已经成就十回向圆满的菩萨,他已经穷尽了清净无漏的四十一个阶位,这四十一心包括了干慧地、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其次,他必须要再成就四种妙圆的加行。

「妙圆加行」,为什么讲“加行”呢?蕅益大师说:因为你要进入初地之前,你要面临一个障地的无明,障碍初地的无明,这个无明特别的坚固,所以你必须要加功用行才可以加以破坏。为什么叫“妙圆”呢?蕅益大师说:虽然藏通别三教都有四加行,但是因为前面的三教都是依止生灭心、都是有所得。前面三教的心不管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他的心都是建立在外在的世缘,或者缘众生法界而心,或者缘佛法界而心,总而言之,都是以外境为住,所以不能叫作妙圆。这地方的圆教是法法销归自心,念念顺从中道的实相,所以叫作「妙圆」。这当中有四个阶位。

别明

暖地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暖地」刚开始用佛觉,来当作自己因地的心。「佛觉」指的是什么?就是这个初地,他这时候已经十回向圆满了,而即将要进入初地,所以他把初地的本觉理性来当作自己的所观境。我们讲「称性起修」,当然依止的是现前一念心性,但是每一个人心性的内涵是不同的,你看初地也是称性起修,二地也是称性起修,那他们两个的性德会一样吗?蕅益大师说:也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六而常即,两个都一样,道理是一样。但是浅深,即而常六,初地的心性当然跟你二地的心性不同。十回向他当然也是称性起修,但是他所开显的性德跟初地的性德当然不一样,但他要进步啊!那怎么办呢?他以初地的本觉理性,来当作自己因地的所观境,不断的去思惟观察,用空假中三观来开显初地的佛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一段的时间用功以后,「若出未出」,初地的本觉理性,将出而未出。讲一个譬喻,比方说我们钻木要去取火,经过一段时间的旋转,木头将燃未燃,火即将出来,但是还没有出来,但是已经有温度,有一个温暖的相状出现。也就是说,虽然初地的智慧之火,还没有开显出来,但是温度已经形成了,这叫作「暖地」。表示这菩萨相续的用功,某种程度已经有少分的相应。六而常即者。谓众生即佛。而渐次分之,则有六种阶级。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凡夫到成佛,须有六个阶段,而佛性是一样的,所以就是「六而常即」。

顶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圆瑛老法师的注解当中,他讲这个譬喻讲得很好,他说:「暖地就是佛即是心,顶地是心即是佛。」暖地是以佛德,把初地的佛德向内心中求,向内观照自己即空、即假、即中,他不断的深入,所以他把初地的功德慢慢的开显出来,就像钻木取火,不断往心中真如的木头去钻。所以「佛即是心」,佛德从心中去钻求;而顶地「心即是佛」,他的心已经慢慢慢慢的出现少分佛的功德,「心即是佛」。

「又以已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己心”指的是十回向的菩萨,他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慢慢慢慢成就初地的本觉理性之所履;“履”,践踏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慢慢慢慢已经是安住在初地的本觉理性,有少分的安住,但是安住又不完全安住,「若依非依」,有一部分安住,但是又有一部分没有完全安住。

讲一个譬喻,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一个人登高山,他很想要进入最高最高的山顶,乃至进入虚空,他的身体大部分已经进入虚空,但是双脚的脚跟还没办法离开大地。也就是说,他即将进入虚空,但双脚没有离开大地,也就是说,他即将成就初地的智慧,但是他又没有完全离开十回向的部分,叫作「顶地」。若依非依,对整个初地的功德有一部分依止,但是又有一点障碍,「心即是佛」。

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圆瑛法师解释就很好,他说:「即心即佛」,心佛不二。第一个“心”,当然是他第一个四加行的观照力,“佛”指的他的所观境,整个初地的本觉理性。他用它的空假中的智慧,不断的去观照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慢慢的深入,慢慢慢慢心佛二同,善得中道。他能够慢慢的体验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的道理。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

「如忍事人,非怀非出」,他心中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他对这件事情已经了了分明,但是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不能向别人宣说,他很想要去宣说,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非怀非出」,他知道,但是没办法表达出来,名为「忍地」,即心即佛。

世第一地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世第一地」,圆瑛老法师说:「非心非佛」。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这个思想看前面第一句话就清楚,说「数量销灭」,什么叫“数量”?简单讲就是他有所得心叫数量。蕅益大师他说:在暖地的时候,「即以佛觉,用为己心」,他心中还存有己心的数量,还存有一个能观智可得,他依止能观智。到顶地的时候,「以己心,成佛所履」,他还存有一个“佛履”,还有一个所观境,还有一个所观的初地觉性的执着。到第三忍地的时候,「心佛二同」,他还存着一个二同的执着。到了世第一的时候,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能所双亡,这时候「二无所目」,迷觉中道,迷也不可得,觉也不可得,这时入了世第一,「非心非佛」。世第一下一个刹那,就“啪”!进入了欢喜地,把初地的无明给破坏了,这时候他的心性又更深一层。

我们讲「称性起修」,比方说你刚开始学《楞严经》的时候,你也是讲这一句话「称性起修」,但是你现在讲「称性起修」,跟你初学的时候那肯定不一样,你对心性的深层更深一层。它的整个修行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你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去拜佛、去修忏、去念佛,最后这所有的修德,还是让你整个心性更加的智慧、更加的慈悲、更加的开阔。所以他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最后数量消灭,迷觉中道,名世第一。

辛四、明十地

【图二】

“地”就是他的称性起修,整个心性就像大地,更加的普遍、更加的圆满。

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这个善男子是经过四加行圆满的菩萨,他对佛果的大菩提已经能够善巧的而成就少分的通达,得到少分通达,而且他的始觉智慧,已经能够潜通如来的智慧,「尽佛境界」,他也能够穷尽佛陀大般涅盘的境界。这个「觉通如来」是约着智德,「尽佛境界」是约断德,名欢喜地。「欢喜地」,蕅益大师说:欢喜地的安立是在形容初地菩萨,他破了障地无明所显现的初地真如的时候,他内心的相貌。为什么欢喜呢?有两层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对自己的欢喜,诸佛所得我已得之。原来诸佛所得到的这种真如,我现在得到了,我现在跟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觉通如来」,二个生命体相通了,不像之前二个生命体不一样,就好像母子连心,小孩子跟母亲同一鼻孔出气,「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他第一个欢喜:对自己内心的欢喜。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减少饮食、减少睡眠,现在终于,诸佛所得,我已得之,对自己的欢喜。二、众生本具,我已证之。为一切众生欢喜,原来每一个众生只要他努力,他也可以做到,所以「庆己庆人」,生大欢喜。

初地所得的真如是什么真如,让他那么欢喜呢?在《成唯识论》说:要证得遍行真如,他完全破除异生性的障碍,而入了平等无差别的真如理性。我们前面讲到,前面的菩萨到了十住,他就破无明,圆教十住破无明,但是初地菩萨的真如跟十住菩萨的真如有所不同。初地的真如叫作遍行真如,普遍的在一切境里面活动。在初地之前的真如,他不一定能够普遍一切的境缘,比方他有时候可能在静中,他能够称性起修,他心中不会动,永远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但是他遇到逆缘刺激的时候,他可能就仁者心动,还是执着有外境可得。但到了初地就完全不同,他的真如是遍行真如,一切顺逆的因缘,他都能够称性起修,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所以他生大欢喜,他已经是「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佛陀也能够在一切境缘当中,把真如的功德显现出来,他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离垢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修仙炮灰身边皆是反派

修仙炮灰身边皆是反派

做了十六年的修真界废材土着,云有舒一朝觉醒前世记忆,只是这一觉醒记忆就差点吓死她了,自己还有两年时间就要被男主杀了。云有舒也不想坐以待毙,直接根据记忆去抢了男主最大的金手指随身老爷爷,只是这随身老爷爷要夺她舍!随着修为的提升,云有舒遇到一个又一个人,只是这些人怎么都是书中的反派呢?...

大唐一根棍

大唐一根棍

一个五行缺德的农家少年,渐渐成长为大唐第一搅屎棍(呸,划掉),是成长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我嗨皮你不嗨皮?那就打到你嗨皮。感化不了你,就火化了你。折叠番邦,庖解士族,调教亲王,看不顺眼的皇帝都要给两巴掌。顺我者未必昌,但逆我者一定亡。堂堂大唐,新鲜的洗脚水,当然要让四方来喝。...

藤蔓boss今天也在伪装人类

藤蔓boss今天也在伪装人类

本文又名舌尖上的异常世界污染物食用指南我和顶级食材相爱相杀那些年主神空间崩塌,副本boss白郁掉进了一个全球进化的异常世界,开局直面一个对着他流口水的恐怖污染物。正为能量短缺而发愁的白郁眼眸瞬间亮起,毫不犹豫地一口吞下了对方。好吃,真香jpg正准备捕猎的污染物???最高端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场。为了更多的食物,白郁伪装成了一个萌新调查员,不仅骗来了不少愚蠢的污染物,还骗过了清河市调查局的顶尖战力。阳光下,巨大的羽翼遮天蔽日,滔天的金色火焰熊熊燃烧,落在他腰间的手带着比正常人更灼热的温度。别出来,躲我身后。白郁看着挡在他前面战斗的身影,没忍住咽了口口水,眼眸深处是掩藏不住的觊觎,隐于暗处的藤蔓蠢蠢欲动。好香。这种勾植灵魂的香气,简直就是他命中注定的顶级食材。好想吃了他。楚泽淮,东洲区域执行官人类战力天花板之一清河市调查局的王牌,此刻却遇到了一个烦恼。小队新来的队员,长相俊秀,朝气蓬勃,工作方面勤勤恳恳挑不出任何毛病,却喜欢对他动手动脚扒衣服,偶尔还会说奇奇怪怪的话语。看着每天都想和他贴贴用热烈真挚的眼神望着他的萌新,楚泽淮合理怀疑对方看上了他。只可惜,他的精神早因为频繁接触污染物而到达了崩溃边缘,一个失控的人,还是不要去玷污象牙塔里面长出来的纯白花朵。直到决战期到来,萌新撕开了人类的伪装,露出了温和面容下闪着寒光的尖牙,尽显凶残本质,转眼间就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S级污染物,对着他投来了毫不掩饰的贪婪目光。楚泽淮绷不住了。我知道你觊觎我的身子,没想到居然是这种觊觎。我一开始就很喜欢你,你将会是独属于我的战利品,是我王冠上最耀眼的那颗金晶石,是我想要细细品尝的顶级食材。那现在呢?我还是很喜欢你,是想给你授粉的那种,真的。表面温和实际巨凶残巨能吃的非人藤蔓boss攻x随和正直武力值爆表人类执行官受...

快穿系统:小黑莲们,你站住!

快穿系统:小黑莲们,你站住!

听说原配要小三不得好死。好的,我这就完成任务。燕宁是原配复仇系统的宿主,为被抢了男人的原配向小三复仇。刚开始燕宁无意间虐了男主,第二次刚见面燕宁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